资讯

“高安”又可能被谁淘汰?丨深读

字号+作者:老牛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22-10-21 11:11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01.  机遇与宿命  高安产区得益于2007年开始的佛山陶瓷转移,这个过程我曾亲历,今天想起还历历在目,对郭安、付仁宝、徐结强

  01.

  机遇与宿命

  高安产区得益于2007年开始的佛山陶瓷转移,这个过程我曾亲历,今天想起还历历在目,对郭安、付仁宝、徐结强、皮德艳等领导抢抓历史机遇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

  其时,随着新中源、新明珠及普京 等的进入,为高安注入了佛山陶瓷示范个案,由此,带动本土资本投资,并最终成功让高安产区复活 。

  我在前天《“高安”正在淘汰“南庄”丨深读》一文中,写到了高安产区的三大优势:区位优势、政府支撑优势、本土企业家群体优势。

  实际上按照我的理解,高安也有一定的人才优势 。因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就在江西 ,而广东产区又有不少江西籍陶大、陶校的厂长、技术人员,他们与高安产区这种天然的关系,使两地在15年间过从甚密。

  与较早就创造出“低成本+规模化”模式的南庄 相比,当下的泛高安产区也有一个短板,就是严重确乏做品牌的基因。

  这主要表现在,高安缺乏“佛山因素”,即没有像“佛山陶瓷”那样的区域品牌优势。

  高安一位陶瓷大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们有一年决定将一个子品牌尝试品牌化运营。用大概两年时间,月销量提到500万元。

  但再往上走,比如做到1000万,他们匡算了下,还得好几年。这种速度哪里适合习惯了“高周转”的高安企业?

  而他们分析得也对,在高安做品牌,你说品牌高度,也没有高多少,所以,就觉得做下去的意义不大。

  正如这位老板所说,实际情况是,只要当时所做的所谓品牌往下沉一沉,一个月就可做到3000万。

  可见,在这么大的诱惑面前,要向上攀升做品牌有多难?

  更何况,高安做品牌没有“佛山因素”支撑的品牌溢价。因为老百姓心智中已收藏了佛山砖、广东砖 ,很难再装下一个“高安砖”、“江西砖” 。

  02.

  “高周转” VS “增长飞轮”

  所以,理论上,高安陶瓷只有“向下”求生的份 ,这或许也是一种宿命。

  只是,在高安陶企不断下探的路上,碰到的也不只是南庄流量型企业,这条路上还有以几家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头部流量企业。比如,已上市的东鹏、欧神诺、蒙娜丽莎 和即将上市的马可波罗、新明珠 等。另外,就是近年来渠道、客户下沉厉害的诺贝尔 以及像大角鹿 这样的刚刚崛起的新势力品牌。

  头部流量企业与高安本土企业相比,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是 ,它们大部分从品牌知名度和经营规模上看,已经是行业一线企业,加上又有上市公司品牌光环;

  其次是,它们之所以能够做大,成为行业顶流企业,就是因为他们实施了“总成本领先战略”。而下一步,通过精益化生产和流程再造,提高营运效能,将是其继续“总成本领先”的关键。换言之,头部流量企业还有足够的成本压缩空间;

  再次是,这些年下来,头部流量企业产能在全国已基本实现均衡布局,故而在物流成本控制上不输高安。

  其中,东鹏 在广东佛山、清远、江西丰城、重庆永川、湖南澧县、山东淄博、山西垣曲有生产基地,马可波罗 在广东东莞和清远、江西丰城、重庆荣昌有生产基地,所以,这两个企业的物流成本竞争力,整体上要优于产能集中一地的泛高安企业。

  最后是,正如我在7月份《一线流量品牌:真正的“增长飞轮”在哪?|老牛说•下沉调研系列⑤》一文中提到的,头部流量企业拥有一个贝索斯为亚马逊设计的“增长飞轮”,其核心是一个驱动模型:低成本结构→更低价格→更好客户体验→更多流量→更优质供应商→更低成本结构。

  今年,陶瓷行业头部流量品牌更加猛烈地降维打击,实际上就是猛踩“增长飞轮”。

  而对高安企业来说,最怕头部流量企业讲的一句话就是一一“我是品牌,质量保证,但我的价格可以比你还低”。

  当刚需市场全面进入低毛利率时代,质优价好(廉)产品+大品牌才是竞争利器的终极版 。

  03.

  “大角鹿现象”

  综上所述,按照沙盘推演,高安在未来是没可能在价格战中战胜头部流量企业的。

  而本月关于“泛高安转锂电线已破40条,瓷砖产能压缩超20%”的新闻,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侧面注脚。

  试想下,如果生意正常,为什么要去收每条线1000万的租金?况且,锂电新能源风口也不是没有来得急撤得快的风险。

  那么,当下也不好做的高安陶企未来出路在哪里?

  昨天《“高安”正在淘汰“南庄”丨深读》一文中,我们分析了南庄模式(低成本+规模化) 的衰落,而加速这一进程的就是新崛起的高安模式(高周转+市场区域化+低成本+规模化) 。

  但问题是,“高安”越加速淘汰“南庄”,实际上也更快把自己逼到了与头部流量企业决战的时刻。

  大角鹿是近五年凭超耐磨大理石瓷砖,快速崛起的一个品牌 。如果只计算终端零售单一渠道,大角鹿的销量应该已经进了前五名,也算是妥妥的准一线了。

  而昨天去大角鹿总部采访,得知今年大角鹿招的300+经销商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大商。大角鹿的阵地主要是县域市场,而所招的大商基本上是当地前几名的综合批发商。

  而这些批发商之所以选择大角鹿,首先一点是因为大角鹿是佛山品牌;其次是大角鹿品牌化营运,实行市场保护;还有就是近几年大角鹿品牌势能足,动静大,影响面广。

  相信高安老板看到大角鹿抢县级市场大商的例子,内心会有所触动。因为三四线市场的综合批发商正是高安陶企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04.

  华硕探路:拥抱佛山

  理解了上面这些,就不难理解下面这两条新闻背后的含义。

  7月5日,广东鹰牌实业与江西华硕控股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双方决定以鹰牌实业旗下品牌华鹏陶瓷 作为战略合作前期探索,并逐步深化合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项合作具体内容实际就将华鹏陶瓷品牌授权给华硕控股在华中市场使用,后者最终有机会完全获得该品牌。

  华硕控股旗下的华硕陶瓷集团目前在高安共有19条线,日产能达到46万平方米,全国排名前三。

  如此大的产能接下来在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下,光靠自己几个牌子怎么消化?首先想得到的当然就是放开给广东企业贴牌 ,这个高安企业一直在做。

  但是,另一方面,在大洗牌的背景下,广东的品牌也过剩呀,为何不趁机双方合作合作? 说不定藉此练兵,最后就撑握了广东品牌的运作方法,顺便也可以把要求更高的广东砖的制造标准、技术经验也加以完整引入,从而完成对“高安砖”的基因再造。

  华硕陶瓷集团毕竟是高安数一数二的陶企,它当然不会去凑改锂电线的热闹,那是弱者侥幸的退出行为。而华硕人惦记的还是如何在高安就地实现产业升级。

  他们似乎已想透了这一点。10月10日,瓷尊维纳斯与众硕创业投资(华硕控股旗下公司)在佛山签战略合作协议。

  华硕控股董事长、众硕创投董事长王志洪和维纳斯瓷砖董事长周克强出席当天的活动。

  华硕×维纳斯的合作模式是,双方共同在高安创立公司,由后者主导运作维纳斯品牌,就近覆盖华中市场 。显然,看得出来,王志洪在加快与佛山陶瓷的融合发展。

  05.

  “全国第一大产区”之梦

  据公开报道,按照2020年的统计数据,高安拥有56家陶企、165条生产线、总年产能8.78亿平方米。

  而同期的佛山 ,也只有39家陶企、195条生产线、总年产能6.70亿平方米。

  我们发现,实际上从企业、产线和总产能 三个指标看,2020年的高安已经超过佛山。

  但2021年1月16日 ,高安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又明确:“建筑陶瓷产业围绕‘五年赶佛山、十年超佛山’目标,向全国第一大产区迈步”。

  之所以叙事上保持低调,相信还是决策层自觉高安在品牌数量、总产值和区域品牌实际影响力 方面,与佛山还相差甚远。

  2018年初 ,在高安市政府的推动下,计划总投资60亿的集中供气项目正式签约进驻高安,并于2020年12月13日投入试运行,2021年12月1日正式运行。今年据说企业也整体反应不错。

  然而,尽管“最支持陶瓷”的高安政府已倾尽全力,毕竟市场竞争的主体还是企业,如果企业在大洗牌中,自身已完全无力穿越周期了,那接下尽早“躺平”实际上是件好事。

  更何况,幸运的高安老板们,眼下还碰上了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大爆发 这样千载难逢的退出机遇。

  06.

  输出“高安模式”?

  写到这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高安陶企接下来的突围之路,除了与佛山陶瓷融合发展的“华硕模式”,还能不能也像佛山陶瓷当年那样“走出去”发展?

  因为只有“走出去”,才能抵消掉四处建厂的一线流量品牌物流成本的优势。

  因为只有“走出去”,才能减少高安产区兄弟之间的内卷。

  但高安产区凭什么“走出去”?带头人又在哪儿?

  佛山有区域品牌,高安没有区域品牌。但佛山有“佛山制式”,高安现在也有“高安模式”(高周转+市场区域化+低成本+规模化)。

  高安可不可以通过输出“高安模式”的方式走出去?甚至包括走出国门,比如去非洲发展,这些问题,留给我们大家接下来一起探讨。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