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0月20日下午,由中国陶瓷总部和“陶业要闻摘要”联合主办的“2018意大利博洛尼亚建材展趋势观享汇”在中国陶瓷总部剧场3楼多功能会议厅举行。观享汇吸引了700多名来宾以及媒体朋友们参加,现场茶香四溢,座无虚席。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Leaping Creative立品设计的首席设计师郑铮。郑铮是广州设计圈的一位大帅哥,也有人干脆称他是“设计界的鹿晗”。不过,这一比喻肯定不会被郑铮本人所接受,因为在咱们设计圈,最要紧的是“做自己”。

▲ 郑铮在演讲中
老实说,小编当天对郑铮的演讲印象还是非常深刻,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其颜值+口才,也因为他演讲的内容。
现在回想起来,小编对郑铮演讲内容最深刻的是两个字——侘寂(Wabi-sabi)。
郑铮认为,流行多年的黑灰白之后,2018黑色重新回归。纯黑和烟熏灰是一种趋势。黑色的材料对于空间审美、空间美学和构建时尚氛围的空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博洛尼亚展会现场可以看到很多品牌都有纯黑,在纯黑上做一些细微的肌理变化,这些细微的肌理变化会让本身干净的灰形成进一步层次的感觉,包括在家居空间中烟熏灰的应用。
但郑铮的认知显然还不止于此。他还进一步指出,工业风、黑白灰之后,还有一股趋势是“侘寂风”。他认为,Wabi-sabi(侘寂)的特点是质朴手作、残缺的美、时间的痕迹以及深灰黑、烟熏黑的材料被腐蚀风化的痕迹。
而在刚刚结束的博洛尼亚展会上,“碳化木”的出现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趋势。郑铮说,他自己团队的设计项目中都有用到的这类的材料。
为了说明“侘寂风”的样子,郑铮举个实例:丹麦一家非常出名的室内和家居设计公司Abode在他们今年最新设计的住宅案例中,整个调性,包括床品软装,原始木材,都是选择残缺和有手工质感的东西,这些东西唤醒人们一种“时间”被风化、腐蚀的记忆。整个空间中,灰调配合光影的变化,还有炭化木材,黑色地面,大理石等元素,现代既有年代感,又不失时尚的品格。

二
为什么属于日式美学范畴的“侘寂”会与北欧风(Hygge Life)联系在一起?前几年日系小清新和北欧风很流行,为什么北欧风与日式风格节奏这么吻合?
小编还是和你先来了解下什么是侘寂(Wabi-sabi)。侘寂[chà jì](わび さび/wabi sabi)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首先看[侘び]。日本战国时期著名茶人千利休创造了侘び茶,是把精神与茶追求的美融合在了一起,亦是所谓的麁相,日语原文意思是上をそそうに、下を律仪に(外表粗糙,内在完美)。
再来看[寂び]。寂在古语中也可写作锖,意思是“旧化,生锈”。字的原义固然是来自于中文。是俳句诗人松尾芭蕉,能乐推动下,逐渐产生出了一层美感的含义:从老旧的物体(人)的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驳,或是褪色暗淡,都无法阻挡(甚至会加强)的一种震撼的美。
所以,侘寂(Wabi-sabi)描绘是的残缺之美,当然也可指朴素、寂静、谦逊、自然之美,有很广的包容性。
Leonard Koren在介绍侘寂(Wabi-sabi)的一本书——“Wabi-Sabi: for Artists,Designers,Poets&Philosophers” 中有一段话:
Pare down to the essence, but don't remove the poetry.Keep things clean and unencumbered but don't sterilize. (削减到本质,但不要剥离它的韵,保持干净纯洁但不要剥夺生命力。)
Leonard Koren在他的这本书中还归纳出侘寂(Wabi-sabi)的几点核心思想:所有事物都是非永存的;所有事物都不完美;所有事物都未完成。





三
残缺是一种美。残缺美,体现了一种审美智慧。
侘寂(Wabi-sabi)是顺应自然流动的结果,是一种强调本质的素朴之美。“侘”是在否定了世俗普遍意义的美之后产生“无一物”的美。
“寂”指的是时间的自然演进,庄严而又优雅地面对老去。“wabi”原指的是哲学上的空虚感,“sabi”是人性上的寂寞感,强调的是一种空虚寂寞的枯淡美。





古往今年来,哲人们,都把破碎和修缮看作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元素,而不是一个需要刻意去隐藏和掩饰的缺陷。
kintsukuroi是源于日本的一门古老的艺术,是指用金色的漆把破裂的陶器修缮起来。
比如,来自布鲁克林的艺术家rachel sussman用她的“人行道kintsukuroi”系列作品重新诠释了这门传统艺术。该作品的设计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即美丽可以源于缺陷,于是sussman来到了大街上,通过往路面的裂缝里填金色的漆来“修缮”路面。
Rachel sussman的作品试图从衰败中去创造美丽,破裂的路面由此被用金色的漆“修缮”成功。她还做了一些小的研究和调查,包括一些利用陶瓷和金属粉手绘的照片,还有用树脂、青铜和23.5K砂金做成的地面装置作品。
目前,Rachel sussman的部分“人行道kintsukuroi”系列作品在艾奥瓦州的des moines艺术中心进行永久展览,她在这些作品里用金色的树脂来填充路面的裂缝。





四
综上所述,“侘寂”(わびさび /wabi sabi),其实是源于最近百来年间日本密宗对“禅”的思考与具象化,是日本人宗教信仰的物质体现。
“侘”是一种空间性的事态,而“寂”是一种时间性的事态。Wabi-sabi正好是融合了空间性和时间性的一种审美方式。
日本描述简约风格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一步一步的减法”:简洁的直角线条,不加刻意修饰的纯朴外观,是正统的“日式简约”。
而侘寂风,除了现代简约风格,还要求用质朴的材料完成极简的设计,看似粗糙却有着不一样的高级感。换言之,这类风格的室内设计有一种粗糙的质感。



五
正如郑铮所言,如果对流行溯源,其实当代家居设计风格无非两大源头:一是现代主义;二是复古主义。企业追逐趋势不重要,了解来源才重要。否则,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概念遮住了眼睛。
“现代主义”适用办公场所、商业空间。其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未来性,代表着人们对未来新生活的态度:自信、憧憬和想象。现代主义包括现代简约、工业风、北欧风等;而“复古主义”更适用于家庭,要求简约、自由和舒适,同时寄托某种怀旧的情绪,是向时间致敬。
因此,侘寂风作为一种源头在日本的简约主义,它其实蕴含着“现代主义”和“怀旧主义”两种生活态度,体现为跨界融合的审美思想。

▲ 郑铮(右一)获颁2018“趋势风尚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