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鸡年的首个陶博会下周二就开锣了,
经销商们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到佛山,
看产品、跑厂家、选品牌、换品牌、
打款、首批发货、装修……
不用说了,这都是老套路了。
但是,相信你也已经体会到,
这两年,老套路已经越来越不灵了。
原因很简单——
生意越来越难做,消费群体发生转移,
85后、90后、“新中产”成为主力军,
黑白灰——现代简约风格产品将成主流。
所以,如果一个品牌产品不在趋势上,
你敢跟它签约吗?
推而论之,华夏君认为,
如果一个陶瓷品牌不符合当下发展趋势,
厂家给任何优惠的条件,你都不要上勾。
而所谓“不符合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品小而全,定位模糊,
没有稳定的消费群体;
二是产品线陈旧,
抛光砖、微晶石、全抛釉依然唱主角。
三是厂家基因有问题,
完全没有品牌化操作的经验;
四是厂家综合实力不行,没有钱开发产品,
没有钱请人,更没有钱包装品牌;
如果谁说自己的品牌“符合趋势”,
那就意味着:
一是品牌及其产品精准定位细分市场;
二是产品符合新兴主力消费群体需求;
三是经营团队具备品牌化操作的能力;
四是品牌背后支持厂家综合实力强劲。
终端市场产品走势趋于明朗,
陶博会期间,经销商到佛山找品牌,
大都会对新品牌多看几眼,
首先是因为新品牌会作秀;
其次是新品牌多做创新产品。
以差异化产品切入市场,
这是小品牌惯用的打法。
B
绕了这么一大圈,
华夏君其实真正想跟大伙讨论的是,
对企业子品牌的选择问题。
过去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多品牌”,
一个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有很多品牌,
通常第一个还可以,
而后面跟的一大堆小兄弟,
(据说最多的达50个!)
都不咋的,很多连老行尊们都没听过。
所以,这类的多品牌,其实是多商标,
多一个商标,多一条卖货渠道而已。
这在繁荣时期,行得通,
但现在行情很不好,就只能拼命做减法了!
陶瓷行业真正的几个品牌企业,
最初的时候,
就按照“母子”、“主副”的框架,
搭建品牌矩阵。
比如,乐华集团(母品牌)旗下,
就有“箭牌+ 法恩莎+ 安华”三个子品牌。
这三个子品牌定位有区隔:
箭牌定位要比法恩莎低些,但销量更大,
法恩莎更优雅时尚,注重设计艺术
而安华则更多对接工程,知名度较低。
比如,唯美集团旗下,
有马可波罗和L&D,前者走全产品路线,
后者产品聚焦仿古砖,走现代时尚轻奢路线。
再比如诺贝尔陶瓷,你有没有发现,
它一直暗含一个“主副品牌”结构。
即“诺贝尔瓷砖·塞尚印象”。
这很类似“海尔—小王子”、“本田—雅阁”等。
母子式品牌结构的好处是,
一般来说母品牌(parent brand),
本身就是企业形象式品牌,
它可以为子品牌(sub–brand)提供信赖的背景形象。
比如,P&G宝洁就为飘柔、潘婷等子品牌,
提供优质形象的背书。
QD瓷砖-浣纱石系列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蒙娜丽莎集团。
其主要子品牌就是蒙娜丽莎,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
樵东瓷砖,也是蒙娜丽莎集团旗下的子品牌
但其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化,
能获得的集团资源也有限。
2013年,蒙娜丽莎集团决定,
将樵东瓷砖升级为QD瓷砖,
第二年更明确QD瓷砖与蒙蒙娜丽莎,
同步发展,携手并进。
2015年,QD瓷砖决定走现代简约的,
“新中式”路线,主打“中国风”。
QD瓷砖这一定位,也将其产品谱系,
置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之上。
子品牌与副品牌功能的相同之处是,
它们都是发展新品牌的路径之一,
而它们两者最大的不同点是:
子品牌宣传的重点是子品牌,
而副品牌宣传的重点在主品牌而非副品牌。
所以,一般来说,副品牌不会单独招商。
而子品牌,因为完全独立发展,
早期,它在集团公司的政策倾斜下,
需要快速地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
对于厂家而言,
子品牌与副品牌的意义差别还表现在:
副品牌是企业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
给其所有产品冠以统一品牌的同时,
再根据每种产品的不同特征,
给其取上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
比如,诺贝尔旗下的塞尚印象,
主要任务是卖仿古砖产品。
QD瓷砖-雨画石系列
一个企业,当它决定做子品牌或者副品牌的时候,
一定是想让新的品牌承担一向面向未来的新使命。
从而赋予母品牌、主品牌年轻感、成长感、提升感,
彰显整个企业的技术感、高档感、现代感、时尚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一个经销商,来到佛山挑选品牌,
如果是在一个没有背景的新品牌,
和一个大集团旗下的子品牌之间选,
答案已不言自明!
子品牌有集团的资源优势,
加上母品牌的背书,
它等于是站在巨人的肩旁上,
所以,其成功概率肯定比新品牌更高!
QD印象石系列·LOFT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