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赛程”过半,从现在开始到年末,陶瓷行业的有效运营期也就四五个月了。最近,密集接触了一些企业,包括传统模式的和创新创业型的企业,和大家一起坦诚交流对上半年行业形势的看法。老牛愿意跟大家继续在这里探讨一番。
媒体总结一般喜欢用关键词,老牛认为今年上半年行业的关键词有五个,分别是:“失灵”、“集中”、”价格屠刀”、”服务”、”试错”。
“失灵”:从局部到全局的危险
2016年上半年一结束,很多人对老牛说,我们过去沿用的很多方法现在都不管用了——失灵了!
比如,终端开门就做生意的传统模式,在2014年下半年基本上就失灵了。于是,马上出现了很多第三方机构,顾问、培训、爆破活动策划和执行等,凡是经销商想要的服务这些机构基本上都能提供,服务质量姑且先不论。最多的时候,行业第三方机构有二三十家,泥沙俱下,竞争也蛮激烈的。
但是,到了2016年上半年,顾问、爆破活动还没有来得及提升水平,其边际效应就基本到头了。两年钱很热闹的爆破活动现在基本停下来了,“明星促销”也急冷下来,只有培训似乎还在继续,但势头明显已不如前两年。
而与之相应的是,所谓市场部前置到一线,现在也证明并非所谓的趋势。市场部本质上是“参谋部+宣传部”,他们不应该到前线去直接作战,哪怕是指挥作战。一般只有在战事吃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反常情况。
但市场部如何做好老板的参谋,在新媒体环境下,又如何做好产品、品牌推广,如果继续沿用陈旧、乃至陈腐的方式,其运转肯定也要失灵。
新常态下,如果还是抱着固有的模式,运营局部失灵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有些就直到整体失灵、失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企业出问题的是整个系统或者说商业模式。过去你只把瓷砖卖给经销商,闭环已经完成。现在整个闭环在经销商那里形成了血栓,需要打通,把闭环直接连接到消费者,这样一种运营模式的改变,怎么可能是借外脑就能搞掂的?它需要的是一场革命,而且是自宫式的革命,这一点,我们的老板们准备号没有呢?
“集中”:大品牌正处于“万邦来朝”的风口
上半年,市场份额继续向品牌企业集中,而且是向行业前三甲品牌集中。市场份额集中的前提是资源的集中。前三甲品牌在终端市场最大资源恐怕已经不是渠道网点多少,而是品牌的号召力。因为市场不好做的时候,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需要品牌的背书。
过去半年,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对于传统家装公司,主材包已经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换言之,家装公司成为重要的建材渠道。
主材包分标准主材包和自选套餐式主材包,两者都不能缺品牌的背书。互相联网家装企业更是如此,土巴兔原则上只和行业前五名的品牌接触。家装E站直接选择东鹏成为第二大股东,其主材包则只卖东鹏瓷砖。爱空间选择马可波罗、科勒背书。上海的“我爱我家”今年也是找上门来与东鹏联姻。
今年市场上还集中出现了一批供应链整合型企业,他们在各个城市找加盟的服务商,专业为家装公司等提供主材包。这类供应链企业最终还是离不开建材品牌企业为其背书。比如,跟东鹏、马可波罗一同出现在主材包清单里的,卫浴要不就是科勒、箭牌,要不就是TOTO,而木地板则多数是大自然。
你只要是行业前三甲品牌,自然会有渠道找到你。即便是天猫这样牛叉的电商平台,最后也不得不向大品牌们妥协。比如支持他们做O2O,利用天猫平台为线下引流,而抽成则只有1.5%,而淘品牌的扣点高达5.5%,所谓的“店大欺客”就是这个意思。
你是大品牌,现在就有家装公司主动跟你卖货,而且不收场租,中小品牌你要借他们的渠道,还得交押金,一正一副,差别巨大。这种局面也还刚刚开始,令很多夹在中间的品牌进退失据,尴尬不已。
而对于大牌们来说,眼下“万邦来朝”的景象,不是风口,胜似风口。
“价格屠刀”:清理门户从二三线品牌开始
去年底的时候,就有朋友开玩笑说,假如2016年几大个品牌飞起价格屠刀,效果一定很震撼。果不其然,今年他们真是这么干的。
首先是在线上电商平台,比如,智能马桶盖,无论是淘宝、天猫,还是京东,自然搜索综合排名领先的,都是TOTO。而在平台上,智能马桶盖,能卖得动的价格区间在799-3000之间。于是,TOTO推出了1399元的智能马桶盖,而且一度是同类型品牌产品的最低价。同样,箭牌的智能马桶盖最低价格是1199元,九牧最低是1299元,恒洁卖过999元。
如果说线上平台大品牌的价格策略还都是预备中的“战略性亏损”,针对的只是整体市场份额很小的淘品牌,那么,在线下,大品牌的一举一动,就直接触碰到很多品牌的生命线。
线下大品牌降价首先是在工程领域,据消息人士爆料,东鹏600×600的聚晶微粉已经卖到11元,而私抛厂也要9元。在某工地的竞争中,800×800的聚晶微粉东鹏报价23—24元。这个价格甚至比QD瓷砖的报价还低。所以,一线大牌降价,压力最大的还是二三线品牌,它们处于上压下顶的夹心层,尴尬又无奈。
价格屠刀,从来就是行业巨头们清理门户的利器。而清理门户的窗口期就是经济的下行期。30多年来,媒体人士,还有专家们一直试图论证:咱们建陶行业不可能出现寡头。但现在看来,巨头们市场份额的集中才刚刚开始,出现“巨头”是确定无疑的了。当然,会不会最终成为寡头,或者成为何种程度的寡头,那还有待时间观察。
“服务”:高端市场角逐的新领域
今年上半年终端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服务的产品化。在线上,天猫一直致力于打造家居建材配套服务体系,并将服务产品化、标准化。比如,今年天猫就重点在推家居建材等大件货品的“送货上门”服务。
而在线下,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瓷砖高端产品已经占据稳定份额,并持续增长。同时,与高端产品相配套的服务也在这两年得到升级。这些产品级的配套服务,其中就包括瓷砖铺贴后的美缝工作。
全抛釉等亮面砖,包括高端大理石瓷砖的出现,正倒逼传统的填缝剂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现在市场流行的滴水难进的美缝剂(集速达叫晶缝剂)。目前市场的实际是,需要做瓷砖美缝的高端客户已经可以接受每平方35—45元的价格。
美逢剂市场的勃兴只是个信号。瓷砖营销配套服务最重的是铺贴。而铺贴一直都是靠社会上工长们带的一个个游击队,他们大部分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都非常欠缺。
所以,瓷砖铺贴服务水平的提高有两个路径:
一是经销商包铺贴。如5月中旬开始,马可波罗、长谷、诺贝尔等开始尝试提供“买瓷砖包铺贴”的服务,而且铺贴服务并不免费。只是由北京陶瓷商会对客户进行瓷砖铺贴费用的补贴,其目的还是教育客户,培养他们购买服务的消费意识。
在美国,瓷砖铺贴费是15美元/平米,大规格的30美元/平米,购买“产品+服务”已经成为普遍的消费习惯。而一部分美国人喜欢DIY,也是这种消费环境下的现实选择。
二是由第三方机构来包铺贴。比如集速达就从去年开始在为马可波罗、简一等高档陶瓷总部展厅做美缝服务。一些传统的家装公司,由于做防水、水电等工程已经不赚钱,因此也愿意参与到高端装修瓷砖铺贴、美缝等业务中来。至于瓷砖“最后一公里”送货上门的难题,正是神工007、蚁安居、居家通等专业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需要解决的。
未来瓷砖营销的竞争,相信将越来越聚焦在服务领域。瓷砖铺贴师傅之外,正在诞生一个新的群体——美缝师。瓷砖铺贴师、美缝师的社会地位未来也会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比如,澳大利亚的瓷砖铺贴师傅是4500元/天,国内目前是300——500/天,可见其收入增长的空间还很大。现在,国内瓷砖铺贴师傅夫妻两个一年赚20万也已经是常态。
“试错”:只有少数人才有资格
互联网大潮来袭,加上市场环境不好,国家提倡“互联网+”及“供给侧改革”。于是,如何通过拥抱呼互联网,突破传统营销模式的藩篱,就成为很多创业型企业的重要课题。比如康提罗瓷砖、依然陶瓷就选择放弃天猫等电商平台,自建网上商城,依靠百度搜索引擎、微博、微信、社区论坛等引流,线下吸引加盟商开体验店的发展模式。但实践证明,这中间的试错成本之高,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即便是迅速对接天猫等电商平台的淘品牌,其销售业绩这两年也是过山车般,让人惊心动魄。淘品牌诞生于2012年前后,早期这些品牌大都喝到了平台流量红利的“头啖汤”,但到2015年,随着传统模式的大品牌的低价杀入,淘品牌目前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了。早在2015年上半年,大多数淘品牌销售额就断崖式下滑。受此影响,而像玖玖鱼等曾经的背景墙电商鼻祖企业,今年已经重点回归线下发展。
传统品牌,尤其是一些线下渠道非常完善的大品牌,如何“+互联网”发展?在2014年、2015年的时候,传统品牌内心普遍充满着所谓的“互联网焦虑”:恐慌或者一味地排斥。但经过两年的观察,和不少先烈的试错,加上与天猫等电商平台的博弈,传统品牌在2016年上半年基本确立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互联网”模式。未来最大的任务就是如何带领线下经销商一起全面对接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
线上线下一体化,意味着全渠道才是未来瓷砖营销面临的真正挑战,包括当下正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家装渠道,都是作为材料供应商的陶瓷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对接的。
但是,全渠道的对接,首先意味着投入,而投入是有风险的。所以,逻辑上全渠道还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涉足的。而其门槛就是试错的成本。比如,我们也只有看到,东鹏控股过去两年拿着在香港上市融来的钱,先后试水整体家居、宅一起等新项目,同时还两轮投资家装E站,成为第二大股东。确实,这些项目前来看均风险很大,但只要保持不断介入、尝试的积极心态,按照投资的“二八定律”,东鹏控股未来押上个把独角兽式的企业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