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你月薪1万,实际到手7454元,但老板实际付出14410元!

字号+作者: 来源:卫浴新闻 2016-02-29 19:33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社保缴费系数的确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有所不同。北京市的规定是这样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种险需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比例分别是养老

  1、说多了都是泪

  月薪1万,你只能拿到7454.30元,而你老板要付出的是14410元

  近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示,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至50%。也就是说,你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工资总额的六成。

  那么,剩下四成多差额都去哪儿了?

  这儿啊--五险一金。

  社保缴费系数的确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有所不同。北京市的规定是这样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种险需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比例分别是养老保险:企业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完全由企业承担,个人无需缴纳,两种险的比例分别是0.3%,0.8%。至于住房公积金,2014年北京市缴存比例为企业个人均负担12%。

  由此可知,上述五险一金企业缴存部分占比达到44.1%,个人为22.2%,合计费率为66.3%。

1.webp.jpg

  也就是说:

  如果你的税前工资10000元,在扣除各类社会保险及其所得税之后,每月能够拿到手的工资是7454元。缩水的25%是如此计算的:10000元工资,个人需缴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外加3元,失业保险0.2%,合计22.2%,外加3元,即2223元。再扣除缴纳个税322.70元,剩下7454.30元。

  至于你的企业,缴费比例要远远超过雇员。10000元税前工资,企业需缴纳的社保,包括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10%,失业保险1%,工伤保险0.3%和生育保险0.8%,住房公积金12%,合计44.1%。由此可知,企业缴纳的社保金额约为4410元。

  综合来看,万元税前工资,你拿到了7454元,企业实际支出了14410元,企业缴纳的社保金额约为4410元,个人支付2223元,两项合计6633元。单位和个人合计缴纳五险一金的数额6633元,占据税后工资7454元的比例为89%。企业需要负担的金额,几乎是个人到手金额的两倍。

  所以,小伙伴们,说多了都是泪,老板们也不容易啊。

2.webp.jpg

  2、被扣得多,别流泪,你可是在“好”企业

  在不同的企业中“社保”的体现也不尽相同。武汉市社会保障学会理事董登新在其认证微博中曾这样表示,从企业提供五险两金(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两金: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的待遇,可以区分中国劳工等次:

  (1)至多只有五险的劳工,他们一定是在中小企业工作;

  (2)拥有完整五险一金的劳工,他们一定是在大企业或上市公司工作,这类就业也称为正规就业,或称体面工作;

  (3)拥有丰厚的五险两金的劳工,他们大多是在垄断或暴利行业工作。

  3、一比较,又吓你一跳

  我国社保缴费率世界排名第一,缴费基数是邻国的4.6倍

  据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测算,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我国的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

3.webp.jpg

  4、泪啊,还是接着流

  社保缴费上涨已成全国趋势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公布,2015年天津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为2812元和14058元。按此测算,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上调282元,上限则上调了1278元,涨幅分别为11%和10%。这意味着,即便月工资不到2000元,企业和员工也得按照2812元的缴费基数下限缴纳社保。

  我们梳理发现,除天津以外,福建、江西等地也上调了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广西、湖北等地社保部门介绍,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年年都会上浮,一般会根据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确定。

  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称“五险”。按照《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社保缴费以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为缴纳基数。

  相关专家表示,这就意味着社会平均工资增加,缴费基数也会随之上浮,上涨是普遍现象。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1869元,2014年已提高到2317元;浙江的缴费基数下限也从2012年的1908元提高到了2014年的2230元。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