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由中国陶瓷总部和广州设计周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陶瓷新品汇——导师评审会在中国陶瓷剧场3楼多功能会议厅顺利举办。本次导师评审会由刘增申、殷艳明、覃思、赵益平、何永明五位设计大咖担任评审导师,与入选2017中国陶瓷新品汇的企业代表进行一次关于产品创新与空间运用的思想碰撞。
本次导师评审会“闭门开考”
陈列在评审现场的入选新品
作为传统的陶瓷行业,本来在设计应用上就相对较弱,那么作为已经身经百战的导师们对于此次参评的作品印象如何?以及对于设计上的问题又有哪些观点呢?华夏陶瓷网记者特别采访到了此次担任评审团的五位大咖导师。
赵益平认为优化工艺和施工才能让空间发挥更多可能性
在企业空间应用的问题上,赵益平表示,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人群,现在追求的是从繁复到随意、放松的状态,对于空间用材更加趋向关注质感,回归自然。所以在材料的这个设计上应该考虑工艺方面的优化,让瓷砖进入天然状态,丰富它的施工方法,这样在空间应用上会发生更多的可能性。
覃思表示空间与砖的吻合度才是导师评审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本次新品汇的评审标准是根据产品的设计灵感、技术创新以及空间展示运用三大部分进行评选。对此,覃思认为,无论是灵感、技术,还是空间,这三个元素都只是设计里面的一部分,灵感来自于不同品牌对理念、产品的输出,但这并非是最重要的。“空间与砖的吻合才是导师评审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覃思进一步表示。
刘增申建议企业可以与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形成有机的互动
站在设计圈的角度来看,刘增申认为陶瓷企业的空间设计能力确实偏弱。他认为,在空间设计上,材质并没有主次之分,而应该是空间内的元素形成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
企业应该思考的是:空间需要什么?瓷砖怎么去为空间增色?对此,刘增申建议企业可以与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形成有机的互动,譬如新产品出来以后,设计师可以把它融合到一起,做成真正能与国际接轨的空间,这样在产品后期推广和销售上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何永明提到,买的是瓷砖,但我们要的是生活
何永明提到,“买的是瓷砖,但我们要的是生活。”他认为,不要总是一味地认为西方的东西就是好的,中国人更应该做出一些符合“中国人气质”,本土又有“精神”的东西,这样的产品才是有内涵的。
殷艳明认为,潮流是过时的,最重要的是根本
对于此次参评的作品,殷艳明表示,“很开心能看到大家的原创。”对于不断在变化的潮流,殷艳明认为,潮流是过时的,最重要的是根本。
他还提到,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更多地应该去思考是关心产品本身,还是它以外的东西?大家应该回到内在的感受,内在价值提升的精神层面去思考。殷艳明认为,“生活、艺术、自然永远是未来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