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怀念陈帆教授:耿耿丹心垂青史 煌煌巨著励后人

字号+作者: 来源:新陶瓷 2016-01-16 11:2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2007年,我协助欧神诺公司董事长鲍杰军先生撰写《中国智式——中国建陶产业强盛之道》一书,当近50万字的书稿终于脱稿之际,我们想邀请一位行业权威专家为这

2.webp_副本.jpg

  1月4日早晨,刚从肇庆奥威斯酒店回到公司办公室,同事小劳告诉我:“今天凌晨,陈帆教授走了”。

  “走了?真的走了?”那一刻,一股无法抑制的悲痛情绪一下子塞满了整个胸腔,令人伤痛不已。

  想起陈帆教授,一幅幅温馨而又亲切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记不得第一次结识陈帆教授时的情形了,十多年前,由于从事媒体工作的缘故,曾经多次在行业举行的各类重大活动现场或远或近地遇到陈帆教授。2005年的一天,陈帆教授邀请一帮媒体记者在禅城一家酒店召开了一次媒体座谈会,会上,陈帆教授向媒体通报了自己编撰《中国陶瓷百年史》的计划,并对提纲、进度、编写人员、经费等一一进行了说明,同时征求媒体记者的意见,希望媒体能够在《中国陶瓷百年史》的编写过程中提供一些资料和帮助。至今记得教授讲过的一句话:“修史工作繁复浩大,所有经费我个人去找企业赞助和自己掏腰包,不要国家、协会一分钱”。当时深受感动,这项工作,本应是协会和国家相关部门来完成的,现在却由教授完全凭一已之力来动员、组织、号召并亲自撰写,教授的理想、抱负和境界由此可见一斑。

  2007年,我协助欧神诺公司董事长鲍杰军先生撰写《中国智式——中国建陶产业强盛之道》一书,当近50万字的书稿终于脱稿之际,我们想邀请一位行业权威专家为这本书撰写一篇序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帆教授,经过鲍工的邀约,陈教授很快就写来了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其中开篇就这样写道:“世界陶瓷史可上溯万年。如果将历代史迹用形象的图表表达,那将是世界上一条最长最美连绵起伏有源头没尽头的产业路线图”。其中,教授还将即将出版的《中国智式》一书与《硅酸盐辞典》、《中国陶瓷史》、《中国古陶瓷论文集》三大行业专著相提并论。记得当时一位同事将教授的序言作了修改,那时,我正在北京出版社落实最后的出版事宜,没想到向教授征求修改意见时,教授非常直接地表明态度:“一个字也不要改,否则就不要用了”。教授的耿直与坚持由此可见。而事实证明,教授的意见是对的。后辈的修改,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班门弄斧。令人庆幸的是,2008年1月出版的《中国智式》开篇序言中就将陈帆教授定位为“业界泰斗”。

  2010年3月,南庄一家陶瓷企业金牌亚洲率先引进陶瓷喷墨打印机,想在佛山宾馆举办一场新品发布会。活动的策划者李学志是我的一位好友,他征求我的意见,想邀请一位行业权威专家出席会议并讲几句话。我说你邀请陈帆教授吧。他说我不熟悉陈教授,你帮我邀请一下。我说陈教授没架子,很热情,只要有时间,一定会邀请得到。一个电话打过去,教授竟然当场答应了。3月30日,金牌亚洲举办的3D数码喷墨立体砖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陈帆教授在会上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中国建陶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新品发布会增色不少。教授不计名利,热心为行业、为企业助威、呐喊的热情令人十分敬佩。

  2012年3月,我有幸加盟蒙娜丽莎集团工作。那时,陈帆教授早已是蒙娜丽莎集团的技术总顾问。一次在公司见面,教授看到我,说“没想到你来蒙娜丽莎了,你是行业难得的一位才子,蒙娜丽莎集团特别重视文化建设,来这里算是来对了”。我在公司负责《蒙娜丽莎》报纸的编辑工作,为了提升报纸的品位,特意向教授约稿,没想到教授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每到月底,教授总是按时写好稿件,交给阿兰让她打印好给我。三年多来,教授为《蒙娜丽莎》撰写了30多篇多栏文章,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会按时交稿,甚至可以说是几位专栏作者中交稿最及时的。记得有一次,正逢报纸出版,教授在意大利出差,他在一张纸上抽空写好后拍照片发微信给阿兰,让阿兰打印出来给我,从不耽误答应别人的事。

3.webp_副本.jpg

陈帆教授向专家介绍蒙娜丽莎集团的两块板

  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他有一句名言:“中国建陶业前30年做砖,后30年做板”。2012年11月18日,坐落在钱塘江边、高度达130米的杭州生物医药创业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这是国内首座采用陶瓷薄板作为幕墙装饰材料的建筑。陈帆教授邀请了国内最具权威的数十名院士、专家、教授共同见证蒙娜丽莎大规格陶瓷薄板在高层建筑的应用。我受陈帆教授邀约,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全程记录报道了这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杭州会议是蒙娜丽莎陶瓷薄板市场推广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它为陶瓷薄板继产品标准、技术应用规程、施工图集之后,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工程案例,它不仅是建筑陶瓷在高层建筑外墙领域的新突破,也是陶瓷薄板作为幕墙材料在施工技术领域的新突破,更是中国现代建筑陶瓷创造的新高度。为了那次会议,陈帆教授动用了很多资源,以他个人在行业内的威望,邀请到诸多重量级嘉宾,共同在现场见证蒙娜丽莎陶瓷薄板的成功。

4.webp_副本.jpg

陈帆教授陪同专家教授验证杭州生物医药创业基地

5.webp_副本.jpg

陈帆教授向参加杭州会议的部分工作人员敬酒

  2012年以来,我与教授在蒙娜丽莎集团接触的机会很多。凡是教授召集的院士工作站会议还是其它会议,教授都不忘叮嘱会议组织者通知我参加,可见教授对后辈的关心之微。在公司的饭堂吃饭,有时也会遇到教授,饭桌上闲聊,教授常常会谈起《中国陶瓷百年史》的编写情况,告诉我们做了哪些工作,邀请了哪些人参与。2013年7月30日,集团公司在列奥纳多艺术沙龙举行“美丽中国,绿色智造——蒙娜丽莎陶瓷薄板专题沟通会”,会上,陈帆教授首次向诸多媒体敞开胸怀讲述了他与陶瓷薄板之间的故事,他说:“不客气地讲,中国陶瓷界对陶瓷薄板的开发,真正有权威的、能够准确表达的,恐怕就我陈帆一个人。”还是在那次媒体沟通会上,陈帆教授拿出一本比砖头还要厚的初稿向媒体宣布《中国陶瓷百年史》已全部脱稿,年底即可正式出版。没过多久,这本110多万字、历时10余年,倾注着陈帆教授无数心血的《中国陶瓷百年史》便正式出版。教授第一时间将新著送给周边的同事,并一一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对受书者的尊敬。此情此景,令人终生难忘。

  多年来,年近80的教授经常驾车从广州来佛山西樵蒙娜丽莎集团,总以为这样的情景会一直延续下去,没想到却结束的如此之快。2015年6月后,教授来公司的次数就少了。同事阿兰告诉我,教授身体不舒服,病了。一次,阿兰说她下午去广州看看教授,问我有没有时间?刚好那几天出报纸,我竟然错过了这次机会。但是,教授每月一期的稿件仍然按时写来,通过一个个文字,我与教授的对话仍然在继续。9月底,教授一次性写来了两篇文章《中国砖的发展历程》和《中国陶瓷技术装备的发展历程》,其中一篇还比平时长了许多。我想,教授应该还会继续写下去吧,毕竟,他的文章凝聚了他一生的智慧,有着常以难以企及的高度。没想到,等到11月底的时候,教授已病重转去青岛养病,教授的稿件从此断供。那两篇稿件,竟是教授在病榻上最后的心血之作。

  此后,教授病重的消息不断传来。几位公司领导、同事先后赴青岛看望教授,每次带来的消息都不是很好。12月份,同事阿兰和刘翔去青岛看望教授,还谈起报纸撰稿的事,希望教授能够继续写下去,如果不能手写,就口述让别人记录,这样也有一个精神寄托,让意志支撑起生命的延续。没想到教授的病情却一日重似一日,我们再也未能在熟悉的版面看到教授亲切的文字。

  2015年1月5日早晨,教授去世后的第二天早晨,我与蒙娜丽莎集团张旗康董事、萧礼标总裁、刘一军副总裁、潘利敏总工程师、陈峰董事等一行10人站在青岛殡仪馆外瑟瑟的寒风中,等待着送教授最后的一程。9时许,教授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十几平方米的怀瞻厅内,除了几名亲属、十多位送行的故友,并无他人,显得有点寂静而又落莫。按照教授生前的嘱咐,一切从简,沿有悼词、也没有挽联,只有一朵朵洁白的菊花和深深的三鞠躬陪伴着趟在鲜花丛中的教授。那一刻,禁不住潸然泪下。教授一生可其伟大,走得何其安静淡然!

  这正是——

  业界泰斗,毕生操劳为陶业,耿耿丹心垂青史;

  行业权威,陶瓷薄板开先河,煌煌巨著励后人。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