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2021陶业,影响未来五年的九件大事丨年终述评

字号+作者:华夏君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22-01-18 10:4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01简一开创“成品交付”时代更多行业品牌将走向消费者品牌2021简一密缝铺贴全面升级为成品交付OK服务。而且,在此基础

 01

简一开创“成品交付”时代

更多行业品牌将走向消费者品牌

2021简一密缝铺贴全面升级为成品交付OK服务。而且,在此基础上,品牌升级也进入3.0时代。

作为一个瓷砖生产企业,简一定位自己最基本的社会分工是“给客户一个美好的家”。

简一品牌3.0的核心就是,“真诚利他,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基于此,从2012年开始,简一根据密缝铺贴的硬指标开始调整自身产品指标,通过改变瓷砖结构等物理性能,使得产品平整度、吸水率、热涨冷缩等指标系数均高于行业标准。

在加工和铺贴技术上,简一自主研发多项瓷砖冷加工工艺技术,并联合意大利知名施工专家Claudio(卡罗蒂尔)共同研发密缝铺贴标准工艺流程,实现将瓷砖间的缝隙缩小至0.5mm以下,细如发丝的缝隙达到无论铺多少片就像一整片的视觉效果。

同时,简一组建了专业的瓦工队伍,通过定期培训,发上岗证,评星级等,以确保设计效果能100%得到落地还原。

围绕“人的需求”为核心,通过产品技术、加工技术、铺贴技术、运营体系的搭建,简一把复杂且耗时的家装工程交由自己来解决,把简单和美好留给客户。

成品交付是简一系统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其颠覆了瓷砖行业因惯性思维而形成的产品交付模式,是对行业价值观的一次深刻变革。

2021,交付困难的大岩板产品倒逼整体行业进入服务比拼阶段,而“成品交付”由此成为年度热词之一。

2021年以来,马可波罗、东鹏、欧神诺、新明珠、诺贝尔、鹰牌等主流品牌开始在“成品交付”上跟进。

比如,马可波罗岩板主攻全屋快装集成系统;

欧神诺搞“A+空间交付”;诺贝尔做“精工交付”;新明珠也开始研发“明珠科筑岩板精工交付系统”。

对于未来五年,“成品交付”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将行业服务水平提高了一大截,而且,它还将深刻影响行业的品牌思维,即为企业由行业品牌向消费者品牌过渡打下了基础

02

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覆盖陶瓷行业

窑炉零碳燃烧技术研发成终局

2021,“双碳”二字令整个传统制造业记忆深刻。

2020年9月,我国首次向国际社会承诺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两个战略目标。

“碳达峰”指的是,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值以后,渐渐地从高处往下降。

“碳中和”的意思,比如,工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种植树木、节能减排、建筑节能等形式,来相抵自身产生的二氧化氮,从而间接达到“零排放”。

2021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明确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六个行业为“两高”(高污染、高耗能)行业。

“双碳”背景下,2021年,200多家陶瓷厂采用分布式光伏发电。

11月16日,英飞腾与蒙娜丽莎集团签约,氢能叉车首次进入陶瓷厂。

2021年12月27日,国内首家氨氢高温窑炉零碳燃烧技术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在佛山仙湖实验室成立。

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揭牌及签约仪式

仙湖实验室与德力泰、欧神诺合作发起成立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氢氨高温窑炉零碳燃烧技术研发。

2021年12月27日,广东省官宣,从2022年起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增加覆盖陶瓷、纺织、数据中心等行业。

这意味着,如果按照此前统计,广东主要的建筑陶瓷厂有187家,现有窑炉数量超过734条,或均将纳入范畴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实践碳达峰、碳中和的行业路径和方法,将成为每个陶企的工作常态。包括持续、全面煤改气,厂房屋顶引进太阳能发电等措施。

03

恒大事件让陶企接受“成人礼”

回归多元+立体渠道可持续增长

早在2020年9月24日,一份题为《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的文件在网上刷屏。

该份函件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恒大集团有息负债余额8355亿元。如果恒大地产不能按时完成重组,可能导致其现金流断裂。

但当日晚间,恒大集团发布声明,称有关公司重组情况为谣言,凭空捏造、纯属诽谤。

2021年,在监管层“三道红线”的威逼下,恒大工作的主旋律转为“还钱”。

6月份,广发银行宜兴支行请求法院冻结恒大地产的1.3亿元资产,彻底引发了恒大的“股债双杀”。

随着恒大商票、恒大财富的接连爆雷,恒大系主要股票一年内缩水近9成。

恒大是号称万亿规模的房企,上游供应商多如牛毛,涉及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承包、建材、家居、媒体广告及中介等多个行业。

12月3日,广东省政府对恒大2.6亿美元无法履责公告高度关注,立即约谈了恒大集团实控人许家印,并同意向恒大地产集团派出工作组。

这意味着,许家印自救失败,恒大将开启国企化重组之路。

2021年的恒大事件,彻底拉响了高歌猛进20多年的房地产市场进入拐点的警报。

2021年1-10月,中国商品住宅精装修项目新开盘累计数量2788个,同比-9.4%;新开盘规模累计231.5万套,同比-13.2%。

对陶瓷行业来说,2021年的恒大事件是让建陶行业接受了一次“成人礼”。它让更多企业明白,不要盲目追风口,求规模,要追求复合、多元、立体渠道的均衡发展,永远把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

04

新中源住工”打造装配式整体厨卫

为陶瓷行业探寻第二增长曲线

2021年,“装配式”一词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出现在陶瓷行业的叙事中。

原因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省市陆续出台装配式发展规划。比如,北京市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比40.2%。

2018年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还明确:“装配式建筑宜采用装配化装修”,可获得40分评分。

2021年,新中源陶瓷集团增加了“新中源住工”板块,其目标是成为“集成厨卫解决方案引领者”。产品包括集成卫生间、集成厨房以及配套部品等。

新中源从整体卫浴入手进入装配式内装领域,由第一代FRP材料整体卫生间,第二代SMC材料/彩钢板整体卫生间,发展至新中源住工第三代的铝蜂窝复合瓷砖集成卫生间。

新中源住工交付整体厨卫产品

该产品采用工厂预制生产,施工现场干法组装,快速交付,环保节能节水,无建筑垃圾、粉尘、噪音等污染。

新中源是行业知名的创新型企业。显然,这一次“新中源住工”又一次成为集团新的增长曲线。

但是,当前无任行业人士还是社会大众对装配式造价、环境、观念上的了解度都有限。因此,2021年新中源住工选择频繁参展来开展对新一轮“空间革命”的市场教育。

7月9-11日,新中源住工亮相“2021中国(郑州)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科技产品博览会”。

7月14-16日,新中源住工亮相2021上海国际装配式建筑及部品件展览会。

7月20-24日,新中源住工亮相佛山潭洲陶瓷展。

8月3-5日,新中源住工亮相“第十届广东新型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展览会暨建设工程技术设备博览会”。

10月14-16日,新中源住工亮相在深圳举办的CHCC2021第22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

05

产销分离+专业代工

中高端智能化/柔性化生产成趋势

建筑陶瓷企业传统的运营模式是,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制造,再到终端营销网络布局乃至品牌建设,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几乎全部涉及。

2021,随着渠道碎片化加剧,房地产精装、整装、工程等大B渠道,终端专卖店零售,包括设计师渠道、电商等C渠道,构建的立体营销网络,首先在建设上需要很大投入。

同时,为因应不同渠道的需求,乃至不同场景不同产品的精细化需求,加上各个渠道的消费者,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购买力的消费者还有日益个性化需求,因此,厂家越来越需要有柔性化生产的能力。

2021,基于渠道的多元化,需求的个性化,订单的小批量化,陶瓷行业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平台型销售公司价值开始体现出来。贝奈特、大板智等岩板平台型公司发展迅速即明证。品牌升级后的高捷大岩板,今年也衍生出新的岩板销售平台一一新引擎。

对岩板厂家来说,平台型公司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引流、聚单。而自己可以专注于研发、生产。

今天,岩板平台与厂家的关系已经不是一般的订货关系。它们是联合起来完成岩板的高端定制。大家产销分离,各司其职,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

应该看到的是,在产销分离大背景下,一批传统生产型企业由于无力赚取全产业链价值,无奈只得彻底告别自主品牌梦想,全心赚中高端智能化、精细化、柔性化生产的工厂利润。

06

房地产精装板块进入调整

“整装新零售”在B端渠道挑大梁

陶瓷零售端开始酝酿巨变,整装新零售或成另一超级大B端。

2018年精装房、整装的崛起,给零售渠道带来巨大冲击。

从2018-2021这四年,主流企业的增长主要都集中在房地产精装渠道。部分企业整装也是个重要增长点。

2021年,随着恒大的爆雷,大渠道B端与C端的平衡成为主流企业必然选择。

2021年,无论主流企业还是专业化品牌都开启大招商模式,主要体现在:主流企业渠道下沉,而专业化品牌主要是做直播招商。

过去四年,在房地产精装渠道天花板显现,零售终端,包括设计师渠道拥堵的情况下,整装渠道也在慢慢地进化为整装新零售。

什么是整装新零售?就是整装公司卖装修主材,甚至卖软装。

这两年整装公司市场集中度越来越大,小装修公司生存艰难,赢家通吃效应显现。很多大整装公内部设主材展厅,具有建材超市的性质。

整装公司做建材超市最大的优势有客户流量入口。其经营模式是优选商家进驻,收取入场费和销售抽成。

目前,行业中公开喊出十年300亿目标的装修公司已有两家,业之峰与圣都。

大型整装公司因为流量大,所以有能力把商家的合作价格压得很低,对主材供应商来讲是典型的薄利多销模式。而针对这种模式,供应商也一定是采用材料特供形式。

不过,随着整装巨头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未来,其覆盖的市场也将往中高端拉升,因此,其内部的“建材超市”产品也会因市场变化而细分。

07

岩板热度骤减不代表前景幻灭

行业精英应选择“做最难的事”

2021年,“瓷砖岩板化”“岩板瓷砖化”成为行业两个新的热词。

“瓷砖岩板化”,即做品质达到岩板级的瓷砖。其规格一般是600×1200mm、750×1500mm、900×1800mm。

直观地看,“瓷砖岩板化”,明显是用瓷砖来蹭岩板的热度。不管“岩板化”的瓷砖是不是真正品质上做到了岩板级,但这种泛岩板化的态势使原本具有“新物种”属性的岩板,瞬间变成了一个瓷砖新品类,高级感、稀缺性消亡。这对岩板长期、良性的发展是沉重的打击。

“岩板瓷砖化”的意思是,岩板在跨界大家居渠道受阻后,又重回瓷砖渠道寻求销量。而2021年主流品牌在带头干的一件事就是,让岩板上墙,即做墙面岩板(护墙板),以快装模式从产品到配送、加工、安装系统性输出。这应该是今年岩板发展最大的亮点。

2021年“岩板瓷砖化”和“瓷砖岩板化”,之所以在认知上搅成了一锅粥,既有一些企业主观故意,混水摸鱼的成份,也有行业标准缺失的原因,协会、媒体、智库等引导乏力的因素。

从“新物种”的属性定义渠道,岩板不应该是革瓷砖的命,而是要革家居板材的命。但从2021年已经颁行的岩板团体、协会标准看,都没有严格将岩板真正按“新物种”的属性来定义,也就是说没有按大家居应用板材来定义。

无论团体,还是协会标准,本质上都是协商的结果。协商即求最大公约数,因此最终不会选择产品最难达到的“标准”。换言之,大家经过友好协商,最终还是选择了“做最容易的事”。

而结果是,两年下来,岩板又活成了瓷砖,包括产品、渠道、运营模式都对瓷砖形成路径依赖。

比如生产装备、工艺技术的同质化,必然导致产品的同质化。同时窑炉不断拉长,导致日产量成倍增长,日产量正从五千平米到两三万平米迅速提升。

岩板市场一度无底线的价格战也由此而起。它最终导致石材替代渠道的崩盘。

08

“最困难一年”引发最深度洗牌

强者恒强“马太效应”日益彰显

因为疫情、涨价、停电及房地产拐点等,2021年,被认为是30年来最困难的一年。

据媒体通过阿里拍卖、京东拍卖平台不完全统计发现,2021年,全国共有44家陶瓷产品生产企业的79笔资产被拍卖,被拍卖资产预估金额达到16.73亿元。

另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陶瓷行业共有17笔收购交易,总交易金额约23.58亿人民币。

日益恶化的经营环境,也让“三角债”进入高峰期。

2021年前3个月,陶企拖欠就达1.8亿元,67家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月则有高达85家陶企被列入“失信”。

2020年,全国总计有66家陶企退出、178家亏损、44家破产。2021年头4个月就有44家陶企涉破产案件。其中,26家陶企在走破产、重整程序,18家陶企在走破产审查程序。

“沉舟侧傍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陶瓷行业产能、销量第一的品牌马可波罗控股启动上市

2021年,尽管“市道艰难”,但陶瓷行业头部企业却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高峰,拿地、收购、入股等动作频仍。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21年蒙娜丽莎、东鹏、帝欧、唯美、新明珠、宏宇、诺贝尔7家陶企投资总额达到史上空前的300亿元。

与此同时,到2021年,产能规模排前10的陶企总计已经拥有46个工厂。其中,2021年当年就新增5个。而一般预测,到2030年,前10位的陶企将拥有超总计70家工厂。

以蒙娜丽莎为例,最近5年中已从2个基地扩张到4基地。生产线由21条增至37条,近期还将达到41条。

在终端渠道扩张方面,蒙娜丽莎2021一季度就新增约180个专卖店。

2021年,陶瓷行业两巨头新明珠集团、马可波罗控股正式启动上市。

可见,未来在强者恒强马太效应下,行业头部企业在资本市场支持,政府政策扶持下,会越来越强,而过去那些处于腰部的没有品牌,没有系统性自我产品开发能力,没有良好企业管理文化支撑,也没有精工制造基因,只会玩“规模化+低成本”模式的佛山企业会加速淘汰。

不过,由于拥有区域化产能布局的优势,一些佛山处产区的“规模化+低成本”模式企业,目前依然还处在四五线下沉市场的窗口气。

09

云浮/夹江“双高”管控不到位被通报评批

陶瓷行业未来底部产能没有增量

9月27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通报7个典型案例。

其中,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广东发现,云浮市“双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控不力,企业未批先建、违规用能等问题突出,能耗双控形势严峻。

据通报内容,在“十三五”期间,云浮有陶企每年实际能耗超标;全市16家陶瓷企业中,有9家未取得节能审查意见便建成投产或擅自扩大产能。

2021年9月初,中央生态环境督查组进驻云浮新兴县,督察组在督查中发现:十三五”期间,云浮市有14家企业全年超过能耗总量生产,在节能审查监管责任落实不力方面,云浮市有9家陶企未取得审查意见便建成投产或擅自扩大产能。

其中,广东*利陶瓷未能取得节能审查意见,便于2013年11月建成投产,2020年耗能12.8万吨标准煤;广东百*陶瓷等8家陶企建成后,擅自扩建产能共计8372万平方米,超过合法产能5倍。

随着云浮市新兴县这一系列违规问题的爆出,违法用能风波逐渐扩散到广东省其它产区。据行业内知名人士透露,广东省内河源、清远、恩平这种违法用能黑名单高达30+。

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批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有四川乐山市夹江县的陶瓷产业。

该文严厉地指出,四川夹江县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规划建设管控不到位,陶瓷行业盲目发展,未批先建问题突出

其中,未批先建的15条大板、岩板生产线年设计综合能耗34.7万吨标准煤,导致今年上半年夹江县规模以上陶瓷企业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长22.4%。

以上这两条消息的看点在于:在“碳达峰”、“碳中和”为核心的双碳战略下,陶瓷行业底部产能接下来应该只有存量,没有增量。而原因就是没有碳排放配额。

而且,理论上讲,佛山外产区底部存量未来也应是递减。因为这些产区的企业大都能耗指标上报较低,但实能耗强度综合考核又超标,所以整改任务会比较艰巨。

那么未来产能增量在又哪儿呢?应该在那些有能力全国布局、扩张的头部企业。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