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2019意大利手记 ①丨有一天博洛尼亚的风停了,怎么办?

字号+作者:梁雪青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19-09-25 16:21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来到意大利博洛尼亚和萨索罗

640.webp.jpg 

从中国来到意大利博洛尼亚和萨索罗,每一趟从家出发,在路上时间就要花去24小时以上,这种疲惫感来多了的人都懂。

来朝圣的都已经老掉牙了,国人也已经习惯了博洛尼亚展这个角色的存在:它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我们都千方百计地想击败它,但它仍然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我们无时无刻地在研究它的套路、出招方式。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724.jpg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738.jpg

也许,当有一天中国陶瓷行业不再把博洛尼亚当成对手或者老师了,而仅作为自己本色出演的一个国际舞台,感受才不会那么复杂,才不会把自己变成一个营销愤青。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742.jpg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745.jpg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749.jpg

在没来之前,众多媒体人都会问及我们参展的目的与意义,如果普世一点的回答当然就是我们来展示品牌、展示中国力量的啦,但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是要来把产品卖出去的!

我觉得这才是参展博洛尼亚的真正意义回归,来了不接订单净秀肌肉,就太花拳绣腿了,产品有没有竞争力?够不够国际化?你卖来看看不就知道了嘛,国际买家们用钱投票才是检验你国际化程度的最有效说明,能证明你品牌国际化的必定是你实打实的产品售卖能力,而非叫喊能力。所以,博洛尼亚展可不是挤进来就完事的了,仅仅让别人看到你,不叫国际品牌,让别人花大钱买走你,才算国际品牌。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752.jpg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755.jpg

因为有了这个逻辑,所以我觉得我们一直对待这个全球顶尖级展会平台的态度都无比务实,让产品真正与国际市场对接起来是最核心的内容,然后才是博洛尼亚展的展示呈现。

霸气的说,我们不是来做自嗨型的中国文化公益感化的,我们是要用比你厉害的产品来征服你们那帮小鬼鬼,让你们心甘情愿掏钱买回去的。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759.jpg

所以,我们又回到这个中心点了——让产品真正国际化!

每年展会前一个星期,我们都会先行一步出现在萨索罗周边,会有数日连场的产品设计公司交流考察,从米兰展到行业吸收、趋势转化,产品常常就这样一步步落地、越来越清晰。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803.jpg

但这两年,骄傲的意大利人越来越虚心了,他们努力想打破自己,然后又困在原有套路上折腾不休,似乎也有点抓不紧设计方向盘而走不出来。常常当你询问他们观点的同时,更多的他们会反问回来:你感觉是怎么样的、你想要什么?这种越来越看不到趋势痕迹的状态,已经在越来越深地困扰着每一位曾经宛若明灯般的产品大神、设计大咖。

我们也在笑言,现在这个年代,靠意大利已经是靠不住的了,回去靠自己吧。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807.jpg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811.jpg

对于当下产品趋势,我相信不会有代际性的突破,因为从设计题材来看没有出现集中化的选材动向,从技术工艺层面没有创新点助推,这两条线都没有能量聚焦的话,产品不会有大浪出现。

以往的每波产品潮的轮动,都主要是通过技术迭代去驱动,再经过设计与工艺的合体形成行业产品风口,当下是云淡风弱,没有了产品大破大立的动能,渐渐转向了对细节与文化路线的研究,转向对产品表现力的研究。

我相信未来这也将会成为新常态,会有微创新持续叠加、累蓄能量的漫长过程,产品将从技术理性闯向感性微观,追求更多打动人心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190920114814.jpg

我所认为的如何是当下好产品呢?篇幅太长了,那就等我天亮后再议……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