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再说瓷砖行业新常态

字号+作者:尹虹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15-08-21 14:3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说到瓷砖行业新常态,先看看现在行业基本面,可以说最近是哀鸿遍野,颇具规模的陶企关门,小有名气的老板走佬,供应商抱怨又一笔坏账烂账生产,打工仔各种方式讨薪

  去年年底我曾写了一篇题为“瓷砖行业之新常态”(《陶瓷信息》2014年11月21日)的专栏文章。文中特别提到2014年9月份在江西参加高安论坛,我对瓷砖行业新常态的看法,关于这些文中这样写到“当地政府与协会的有关人员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甚至认为这个市场最迟明年五月前会全面复苏。记得我解释说,明年五月很快就会到了,事实证明一切。现在回想这一幕,使我感到中央政府用‘新常态’的这个‘常’字,可谓用心良苦,有多少政府部门、政府官员(特别是地方政府)翘首以待经济发展在他们任期内‘高速持续’的奇迹”。现在2015年5月份已经过去了,结论早已成为定论,又一次被我不幸言中。

  说到瓷砖行业新常态,先看看现在行业基本面,可以说最近是哀鸿遍野,颇具规模的陶企关门,小有名气的老板走佬,供应商抱怨又一笔坏账烂账生产,打工仔各种方式讨薪……媒体上网络上到处充满着这些负面的、灰色的新闻。新常态啊新常态,关键不在于“新”,而在于“常”,面对新常态,必须接受现实,暂时不要奢望“好”日子短时间重新回到你面前。瓷砖行业新常态:市场疲软,供大于求,大多建材市场冷冷清清,产品价格下滑,价格战越演越烈,产能过剩,阶段性停窑停产成为常态,产量过剩,厂家、经销商仓库爆仓,产量彻底告别两位数增长的年代,大多时间增长小于5%,甚至零增长、负增长。瓷砖行业的新常态好像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所以很难想象今年前四个月,有报道称福建省、河南省瓷砖产量增长超过50%。

  怎样看待瓷砖行业新常态?最近行业媒体发表有两篇文章:一篇是《别再唱衰了,行情没那么差》;另一篇是《陶瓷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呵呵》。一个似乎在说:比危机更危险的是丧失信心,行情还没有那么差;另一个好像在说:比恐慌更恐怖的是轻慢,严峻形势不容忽视。彼此都是初衷合理,认识判断略有差异,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道理。最后都是直面行业新常态,迎接挑战,战胜危机,走出困境。好像没有太多差异,有点异曲同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瓷砖行业新常态,主要是“得益”于前期(下游)房地产行业的过度发展,带动瓷砖行业过度发展,然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应声下挫;再之就是国家整体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整体市场疲软,需求严重不足;瓷砖行业发展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来讲瓷砖行业本身5年左右就要调整一次,这次由于国家的多次救市干预,延长了这次瓷砖行业达8年的繁荣期。某种意义上的不景气或经济危机或新常态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迟早都会来临的,犹如夏天的台风。由于瓷砖行业几乎是100%的民营行业,比钢材、水泥等其他建材行业所面临的困境要弱得多。

  瓷砖行业新常态,有人说瓷砖行业到了一个洗牌重组的时候,也有人说从此瓷砖行业的集中度会大幅提升,大企业越来越大,中小企业越来越难过。我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市场上已经有洗牌重组的苗头了,一些瓷砖厂上游供应商企业,开始演变成瓷砖厂的大股东,应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些陶企貌似猎手一样在到处寻找目标收购,但到目前为止实质性的兼并好像还很少,在当前瓷砖行业新常态的形势下,大型陶企面临的压力并不比谁小。不少大厂自己已经十来条线停产,凭什么不开动自己的生产线而要去收购别人的生产线,根本不现实。

  我仍然坚持认为,瓷砖行业集中度在增加,但是这个增加是有限的,不会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再过三五年就会出现千亿企业。这个问题上,且不论瓷砖产品品牌的认知度、集中度究竟有多大,就说企业家做个百亿陶企经常已经是进退维谷,为什么要做千亿陶企?凭什么去做千亿陶企?再有这个行业目前也就几千个亿,完全想象不出这个行业仅是三五家陶企的天下。我始终认为瓷砖行业是一个个性化强、集中度低的行业,有很多的机会与挑战,历史上每次行业调整之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集中度增加。“沉舟侧畔千帆过”可能是一种新常态,“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一道行业风景。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