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TOP访谈」毛国中:革新缔造无限可能

字号+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16-10-15 13:1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1.问在陶瓷行业这些么多年您亲身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成长,让您印象最深刻、对您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来佛山11年亲身经历了陶瓷行业的发

图片5.jpg
陶瓷信息报总编辑 毛国中

  1.问在陶瓷行业这些么多年您亲身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成长,让您印象最深刻、对您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来佛山11年亲身经历了陶瓷行业的发展变化形态:粗放式发展、充分市场化竞争、理性思考、环保和产品创新为主导的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等等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产能过剩和经营发展思路不清晰带来的现实和必须做出的改变!行业的变化是建立在市场需求与决策人的双重变化的基础之上的。2006年10月份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全国总产能大约60亿平方米左右,但是10年之后的今天,全国陶瓷砖的总产能已经突破140亿平方米。实际产量同样从10年前的50亿平方米倍增至当下110亿平方米。我想最直观也是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产业规模倍增的巨变,今非昔比,全球震撼。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2014年陶瓷信息报在淄博主办的产区巡回论坛,我们邀请东鹏董事长何新明先生做主讲嘉宾,他的高瞻远瞩和清晰思路自然不用多说,关键是他的待人以诚、平等互助、做事严谨的态度,让我感受到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此外陶业长征全国陶瓷砖产能调查这件事,让我深刻感受到陶瓷工业虽然被称为传统制造业,但是以东鹏、诺贝尔、简一、欧神诺、蒙娜丽莎、宏宇等不少企业为代表的行业创新和变革,总会让我把这个行业定义为"传统技艺传承+科技创新"的特殊制造业。从历史传承来看,没有任何制造业可以与陶瓷相提并论,从创新来讲,陶瓷产业又是诸多传统制造业当中发挥空间最大的。

  2.问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与陶博会结缘,这里有什么故事?

  答:2006年10月16日加盟陶瓷信息报的时候,内心还是存有大量疑问的:陶瓷行业竟然会有报纸,而且不是一份两份?企业家和各个领域的职业经理人甚至更多的从业人员,他们会接受这样的报纸并产生良好互动呢?他们与企业的粘度够吗?他们对行业有积极影响吗?我在这样的专业报纸能找到感觉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集中发酵。但是两天之后的陶博会改变了我的看法!那个时候还是中国陶瓷城和华夏陶瓷博览城两个会场,但是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以及国际买家的洋面孔,展馆训练有素、专业干练的参展商代表们,让我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陶博会是一个窗口,让刚刚入行的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了信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我要改变传统行业报纸格局的欲望!承前任总编辑王力之作,陶瓷信息报2004就出版了陶博会特刊,2007年开始以会后特刊形式集中报道陶博会,此举开行业报纸之先河,与陶博会共同成长至今。也是最早以春秋两季陶博会为时间节点,首推行业“新产品档案”和“新品牌档案”的行业报纸。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成果应该是陶博会平台作用+媒体创新互动而共同产生的!

  3.问请您谈谈佛山陶博会这么多年来的变化?

  答:首先还是规模化,这是最直观的,从第一届中国陶瓷城,到后来的陶瓷城+华夏博览城的双城记,再到后来的陶瓷总部,以及瓷海国际、意美家、1506等平台的错位联动,陶博会已经从商业活动提升到产业平台级的宽度;其次是市场化,最早是中大型企业、佛山籍企业,后来更开放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大、中、小及个性化企业和品牌,这是陶博会回归到开放型平台市场化的本质的重大体现;第三个值得一提的应该是智慧化,各种沙龙、论坛及竞技型(如设计大赛)活动的举办,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启发。

  4.问各方对陶博会的看法很多,褒贬不一,您对陶博会有什么建议?

  答:需求不同、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原因会导致很多不同的看法和声音,这太正常了。主办方坚持好展会平台的核心特征——开放与包容,就无需患得患失。开放是面对参展的客户做到尽可能大范围的合格准入,包容则是没有任何品牌及地域歧视。中国品牌打入博洛尼亚展之后,我才会认为博洛尼亚展是成功的,否则,它就失去了开放包容、同台竞技的会展经济属性。因此,我们的陶博会也要大胆、大力的引进国际品牌和技术,在实现亚洲第一陶瓷展的目标之后,全力冲刺世界主流乃至世界第一陶瓷展!这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国家化经营人才。 最后,祝愿佛山陶博会永不落幕!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