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来啦”专题报道经销商篇之五:
昆明特地黄灯塔:培养无数老板不如培养无数合作伙伴
文/申志 寇基
他少年辍学只因为父分忧,他辛苦挣钱供应弟弟求学,他乐于分享甘愿为行业培养人才。黄灯塔,这位面容清瘦的福建老板,在改变家庭命运、家族命运之外,他开始为改变更多合作伙伴的命运而努力。信仰佛教的他心中有大爱。
黄灯塔人瘦能量大
早熟的孩子早当家
黄灯塔的读书生活在初一时戛然而止,从此他的学历就定格在初中。
让黄灯塔早早辍学的直接原因是家庭经济陷入了危机。大约在1983年,黄灯塔的父亲在老家盖房子,因为超标,结果负债5000多元,原本略有盈余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如果黄灯塔继续读书,父亲需要用5年时间才能还清所有的欠债。出生于1970年的少年黄灯塔,便下了一个决心,放弃学业,为父还债。
黄灯塔老家在福建泉州南安的省新镇,作为家中的老大(下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为家庭做出贡献。其实,早在读小学一二年级时,黄灯塔就做起了兼职小贩,他卖冰棍、麦芽糖、西洋参、蜂蜜、拖鞋,做过不下二十种小本生意,反正什么赚钱他就干什么。为了赚更多钱,黄灯塔还去涤纶厂做搬运工,身材瘦弱的他力气却大,赚了一些苦力钱。这些赚来的钱,黄灯塔全部上交父母作家用,后来两个弟弟都上了重点大学,其实都是靠黄灯塔和妹妹资助。
可以这么说,黄灯塔为家庭做出了重要牺牲。
靠能力当上合伙人
1992年,结婚不久的黄灯塔来到云南省昆明市,为开店的表弟管店面。店面很小,只有12平方米,卖水暖与卫浴产品,但在黄灯塔的打理下,利润一年翻了一番。表弟很吃惊,立刻要求黄灯塔跟他合伙。兄弟俩投资13万元,在云南省建设厅门口开了一个大店(2个门面,共36平方米,后来扩张到3个门面、54平方米,在当时算大店),仍然卖建材。
“生意火爆得不得了!”黄灯塔回忆,当时顾客盈门,自己的建材店是昆明市环城西路上生意最好的店面。为人和气头脑灵活是原因之一,其二是店里的货物品种多,有湖南货,还有潮州货,一个月销量达到30多万元。那时,工人每月工资才三四百块钱,黄灯塔将其形容为“毛利低、净利高的年代”。
与表弟合伙开店的经历,其实也是黄灯塔当老板之前的实习期。手下有四五个人,黄灯塔一边学做业务,一边学做管理,等到万事俱备时,他就准备单干了。
在宏盛达自立门户
羽翼丰满后,黄灯塔开始单干了,他在宏盛达建材市场拿了216平方米的店面,卖卫浴与桑拿设备。
但是,世上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宏盛达建材市场分三期开发,黄灯塔的店面是一期靠后边的位置,相对比较偏,两年内生意一直很冷清。好在省建设厅门口的老店仍然在经营,这缓解了他的压力。守得云开见月明,两年之后,宏盛达建材市场二期开发完成,黄灯塔的生意渐有起色,到了三期开发完成,他的生意就更好了。
1997年,黄灯塔又开了一个店,店面面积388平方米,仍然是做卫浴与桑拿产品。他的生意从此走上了康庄大道。
在回忆创业的过往经历时,黄灯塔对数字记得特别牢,而这也许就是因为他早年当惯了小商小贩,精打细算惯了——他需要反复核算才能保住微薄的利润。
抛光砖上墙、包柱子
在建材领域,瓷砖一直是大头。到了2001年,黄灯塔觉得卫浴的发展空间不大,于是转型做瓷砖销售。
卖瓷砖,有卖品牌与卖杂牌之分,黄灯塔看老乡们都是做品牌,于是也选择了做品牌。那个时候,卫浴他是代理箭牌,瓷砖是代理当时南海赫赫有名的抛光砖品牌米格丽士。黄灯塔为米格丽士开了两个专卖店,一个360平方米的店开在宏盛达建材市场,另一个260平方米的店开在西南建材市场。
瓷砖当时在云南还是以零售为主,抛光砖都是用来铺地,黄灯塔却把抛光砖上墙,甚至包柱子。这样一来,100平方米的房子,算上墙面用砖和柱子用砖,至少要用150平方米的瓷砖,黄灯塔的销量立刻上涨。同行看黄灯塔用抛光砖上墙、包柱子,大吃一惊:原来抛光砖还可以这样用?
就这样,黄灯塔在陶瓷行业创下了一个先例。
选择特地是因为企业不错
2002年,米格丽士工厂倒闭,黄灯塔选择了刚刚创立的特地陶瓷。而之所以选择特地陶瓷,黄灯塔表示是看到了特地陶瓷背后的企业实力雄厚,以及强大的原创能力。
从2002年到现在,黄灯塔与特地陶瓷一直不离不弃。
推出负离子砖后,特地陶瓷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植树造林(参与“双百万”工程)公益行动。黄灯塔本人虽然没去内蒙古植树,但搞活动拿出收入支持公益行动,黄灯塔每年都会参加。
对于特地陶瓷的发展,黄灯塔一路相随,他心里非常清楚。三四年前特地陶瓷从抛光砖向全抛釉转型的过程中,发展有稍许缓慢,黄灯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着急的他后来等到了特地陶瓷新展厅的出现,新团队、新展厅、新营销模式,让黄灯塔看到了新希望。
因为对负离子砖的钟情,黄灯塔甚至希望能把负离子功能用于大理石瓷砖、全抛釉,甚至特地陶瓷的高端形象产品“羊脂玉石”也要加上负离子功能。他是这样认为的,特地陶瓷在行业做不到第一,但可以做到某种程度的“唯一”,他说,“做第一不赚钱,做‘唯一’赚钱。”黄灯塔认为负离子产品迎合了当下人们对健康、环保的需求,能让特地陶瓷发生质的飞跃,有机会做细分品类的第一品牌。
全渠道做大蛋糕
销售做得好,渠道建设很重要。黄灯塔是做全渠道生意。
作为省代理,黄灯塔发展了60家分销商。分销商这一块给黄灯塔贡献了大约25%的销量。特地陶瓷非常重视设计师渠道,黄灯塔作为代理商同样如此,云南在家装设计师渠道做得也非常好,这一块给他贡献了15%的销量,与他合作的家装公司则有云南的中策、紫苹果、乾美,广东的星艺,北京的龙发……零售为黄灯塔贡献了20%的销量,而工程则贡献了40%的销量。
其实,时下所谓的整装,黄灯塔亦有涉及。还有异业联盟做活动爆破,对于黄灯塔来说更是轻车熟路。而传统的“扫楼”,也是黄灯塔看重的。
全渠道需要团队运作,黄灯塔公司的团队总共150人,分工很细,除了专门的业务团队,还有直营店、专卖店,以及家装部、小区部、工程部,和高端的VIP部,甚至市场部、拓展部都有。
团队运作良好,还需要良好的培训。黄灯塔非常重视培训,他的团队有外部培训、内部培训,其中内部培训是拿着厂家提供的专业知识资料学习,比如产品知识和品牌文化,并且每周考试一次。这种硬性规定保证了员工对培训内容的熟悉度。
为行业培养合作伙伴
每年正月十五,黄灯塔会要求返工的员工每人带一个家乡菜来报到,然后举办“百家宴”。用这种方式增强团队成员的联系,这是黄灯塔团队管理的方法之一。
此外,要么是举行员工运动会,要么是集体旅游,黄灯塔每年都要为团队成员制造活动。所以,他的公司里服务10年以上的员工大有人在。集体险等这是团队成员每人都享受的福利。来自全国各地的团队成员,如今大多在昆明安家,他们对黄灯塔这位老板是打心底认同。
在黄灯塔的公司里,员工的工资不算最高,但他实行的是低底薪高提成的计酬方式,所以员工的整体收入在昆明至少在中上水平。曾经,黄灯塔提倡自己的员工要“高人一等”,也就是别人骑自行车,他就提倡骑摩托车,别人骑摩托车了,他就开始让大家开小车跑业务。黄灯塔说,“我们公司就是提倡高效率,提倡高效益。我们的员工要吃苦耐劳,我们提倡‘高人一等’的做事风格。”
黄灯塔早期提出培养各方面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是提出要培养无数的行业老板。十五年来,从黄灯塔公司走出去的人少说也有四五百人,其中做老板的至少100人,所以黄灯塔本人也在昆明享有建材行业的“云南王”美誉。
但是,三年前,黄灯塔开始改变想法,他希望更多的是培养无数的合作伙伴,因为出去当老板的同事,有些并不是当老板的料,硬着头皮上,结果失败了。黄灯塔希望有能力的同事不要急于求成,他给大家提供了在公司内部当股东的机会,叫做板块合伙人。迄今为止,黄灯塔公司一共有20多个板块合伙人。
终极目标是为行业做贡献
如果说早期黄灯塔的打拼还是为了改变家庭命运、改变家族命运,在来了昆明之后,尤其成为建材界的“云南王”之后,他想的就是如何为行业做贡献的事情了。
在经营瓷砖的过程中,黄灯塔发现很多服务是低层次的,2001年他就开始了服务上的提升,提出了“七包”服务,包括包装车、包送货、包退货、包铺贴指导……还喷绘出来贴在店面门前,行内好多人看到都睁大眼睛,说这么多的服务还能赚钱啊?
事实上黄灯塔不仅赚到了钱,而后重视服务现在也在全行业成了共识。黄灯塔再一次走在了行业前面。
卫浴长期保修也是黄灯塔在昆明率先提出来的,这让他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黄灯塔说,“我未来的目标是,把卫通建材(黄灯塔的公司名)作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共事,把蛋糕做大,推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出席某次活动的黄灯塔(资料照片)
个人档案:
黄灯塔,男,1970年11月出生,原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初中学历,少年辍学从商,1992年进入陶瓷行业,2002年代理特地陶瓷,现为特地陶瓷云南区域总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