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卢泽明:够胆交班“放权”的亚细亚瓷砖董事长

字号+作者:陈培娜 来源:华夏陶瓷网 2016-02-15 10:1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上海有广东路,也有汕头路,就是没有潮州路。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把家乡的名字镌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卢泽明多年来的心愿,也是广大在沪潮籍企业家的共同

  上海市普陀区有一条“潮州路”。

  这是一条全长约1公里的马路,于2004年10月1日建成通车。“潮州路”三字,凝聚着一位潮籍企业家对家园故里深深的热爱和思念。

  故事要从2002年说起。那一年,上海市规划部门根据市政建设的需要,确定建设真华路立交以连接曹杨路。新路必须从金明投资集团开发的金纺苑地块上穿过。金明投资集团董事长卢泽明积极配合政府工作,无偿提供了部分建设用地。

  同时,卢泽明主动向上海市有关方面申请,将辟建的新路命名为“潮州路”。

  “上海有广东路,也有汕头路,就是没有潮州路。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把家乡的名字镌刻在这片土地上。”这是卢泽明多年来的心愿,也是广大在沪潮籍企业家的共同心声。

  经过多方努力,“潮州路”的命名于2003年1月9日获得上海市地名管理办批准。

  潮州路的两侧,树起了一块块蓝底白字的路牌。这里东起真华路,西至曹杨路,是普陀区的一大交通要道,对推动当地交通发展以至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潮州路”的诞生,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引起强烈反响。

  潮州市祝贺团专程赴沪致贺,认为“潮州路”的命名,对于提高潮州知名度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对卢泽明给予高度评价,盛赞他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的精神。

image002.jpg

  这就是上海的潮州路

  十几年来,潮州路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潮州路所处的真如地区,是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这里具备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和密集的人流,拥有超速发展的巨大潜力,近年来附近一带吸引了长江实业、绿地集团等众多知名开发商,一个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在此落地生根。

  现在,潮州路周围大片地块正在进行开发建设,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未来,这里将矗立起一栋栋高楼大厦,该路段的商务、居住功能将更加凸显。

  现如今,人来车往的潮州路总是十分热闹。潮州路周边也活跃着众多潮州人的身影,他们在这里居住生活,在这里忘我工作。位于路口的金明大厦,则是“自己人”聚首交流的一个大家庭。每个来到这里的潮州人,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叹道:“潮州路,让我们感到自豪!”

image003.jpg

   百度地图上显示出的上海潮州路

  第一章:上海滩上写传奇

  ——董事长卢泽明前传

  在风云变幻的上海,有一条潮州路,潮州路上矗立着一幢高楼,写着“金明大厦”。

  上海金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业为主、多元化经营的民营企业,目前拥有控股子公司及关联企业近20家。20多个春秋更迭,金明集团一路稳健发展,不断壮大实力,多次荣获上海市房产销售百强及民营企业百强称号。

  金明集团的创始人,是潮籍企业家卢泽明。

image004.jpg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在上海见到了卢泽明。初次见面,他疾步上前,跟我们一一握手,用普通话说道,“大家好,快请坐!”

  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带着浓重的潮州口音。他的身边人告诉我们,在上海20多年来,卢泽明一直坚持说普通话,即使是跟家人交流。

  1993年,卢泽明来到上海,从事房地产开发,创办了金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这座大城市创业并非易事,为了迅速适应当地环境,融入当地社会,他给自己立了规矩:必须说普通话。

  “卢泽明是一个很执着的人,看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一位熟悉他的朋友如是评价。

  虽然创业路上曾经历多次转折,但卢泽明依旧从容。用他自己的话说,无论经营企业还是为人处世,“关键要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一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会成功。”

  第二章 谈创业历程

  ——“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

  卢泽明今年58岁,岁月为他的黑发添了根根银丝。他走路很快,声音洪亮,言谈直率,不喜欢拐弯抹角。

  他的老家,在湘桥区凤新街道陈桥村。年少的卢泽明家庭经济拮据,16岁时,就走进“社会大学”接受历练,当过泥匠,也做过木工。1983年,卢泽明在潮州创办了一家从事建筑建材、贸易投资的工贸公司。

  然而,这位年轻人并不满足现状,他将目光投向上海。10年后,公司转移到上海并进军房地产市场,先后投资开发了十几个楼盘。这座充满经济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为他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大舞台。

  “我做什么事,都是比较顺利的。”回顾自己的创业之路,卢泽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一个潮州人来到上海,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少事。”

  这样的“顺利”并非运气使然。搏击商海多年,卢泽明有自己的一本“生意经”。

  2005年,金明集团投资开发的金纺苑小区开盘,现场人气火爆,售楼处排起长龙。卢泽明的妻子见此情形,十分欣喜,卢泽明却冷静地说:“你别高兴,如果总是这么多人在排队抢着购房,也就意味着我们该回老家了。”他妻子一时没领悟过来,多年后,才明白卢泽明这句话的含义。

  卢泽明常有这样出人意表的事。2008年,卢泽明召集董事会,商议收购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这会议开得相当激烈,因为谁都知道,在当时,金明集团在工业制造领域一片空白,毫无经验。公司的高层几乎全部持反对意见。

  会议结束时,会场上只剩下卢泽明的大儿子卢伟坚,站在了他老爸一边。

  即便如此,卢泽明还是坚持收购了亚细亚,并把它交给大儿子去管理。

  卢泽明说,他希望儿子能超越自己,尝试他不曾碰触的领域。这,也是给下一代一个锻炼的机会。

  事实再次证明了他的眼光。很快,亚细亚逐步走上正轨,销售额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

  清醒的判断力、以及对自身发展准确的定位,或许正是金明集团多年来得以傲立上海滩的重要原因。几年来,继成功收购新加坡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制造和经营高端建陶后,金明集团又参与投资了云南铁矿、铁皮石斛种植等产业, 启动心创集团建设,试水资本运营、创新创意领域……金明的路,越走越宽。

  然而,时至今日,无论在事业上取得多大成就,卢泽明心里仍有遗憾。

  一次,卢泽明到同济大学进修。老师在上边讲课,卢泽明却在底下偷偷抹泪。“老师的课讲得那么好,我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没有条件读书,真的很可惜。”

  小学时,卢泽明每天只上语文、算术课,下课后直奔回家干农活,帮大人养鸭、种菜。到了初中,卢泽明得到了进入村建筑队的机会。“那时候,想进建筑队是非常难的,家里又穷,我想着去学点手艺,就没有再读书了。”

  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卢泽明能吃苦,敢拼搏的坚强意志,而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采访中,卢泽明反复跟我们提到,“只要有毅力,很少有做不成的事。”

  第三章 将企业交给下一代

  ——“让儿子们凭真本事去发展”

  2014年,企业“风高帆进”,稳步前行之时,卢泽明却作出了一个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退居二线,将未来交给年轻人。

  接替卢泽明走到前台的,是长子卢伟坚和次子卢伟佳。卢伟坚任金明集团总经理及心创集团CEO,卢伟佳为金明集团副总经理及亚细亚集团总裁等要职。

  虽然早在2008年,卢泽明就启用卢伟坚担任亚细亚集团总裁,全盘负责瓷砖的产销工作,但卢泽明的这一决定,还是令许多人大跌眼镜。因为这样的决定,意味着卢泽明近乎“裸退”。而此时,他才57周岁,商界最看重的“黄金时代”——拥有足够的资源、人脉、经验和精力。

  而且,卢泽明不让兄弟俩带走集团任何一名“元老”。

  “我跟俩儿子说,集团的老员工,你们觉得合适的,自己去跟他们商量让他们留下,不愿意的就辞退。”

  大部分老员工辞退了,我们问卢泽明他们会不会对他心存不满,他哈哈大笑说:“不会。大家至今都是很好的朋友。”

  在卢泽明看来,既然要让年轻人接手,就该完全放手让他们去做。“我希望他们能凭自己的真本事创业,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卢泽明说。

  他还明确要求两个儿子——除了股权,其他事情都不允许跟他汇报。“他们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做父亲的,不能为孩子把关生意,帮他们安排未来。要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凭真本事去干,要是做错了就重新调整,哪个老板不是在犯错中成长进步的?”卢泽明神情严肃地用普通话说出这句潮州人的口头禅,“花要自己开。”

  在一旁的小儿子卢伟佳印证了父亲的“说到做到”:“那时候,亚细亚集团有许多难题等着我们去解决,但父亲从来不拍板,只是给我们建议,某个项目能不能做,需要我们自己来考虑,所以交了很多学费。”停了一会,他笑着说,“人家说我们是富二代,其实我们应该叫‘负二代’,因为我们还不是从零开始的,是从负数开始的;人家还说富二代都比较任性,我觉得我们是坚韧的‘韧’。”

  但父亲的理念、为人处世的一些方式方法,显然已在兄弟俩身上刻下了烙印。当我们问及在不少建陶行业抱怨订单减少、经营困难情况下亚细亚何以能逆市而上,卢伟佳的回答同样出乎所料:“这样的行情,对有准备的人就是一个机会。”

  卢伟坚、卢伟佳深深地意识到,面对危机,企业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上任后,两兄弟潜心经营,锐意改革,采取调整经营模式、更新研发系统、提升设备水平、扩建生产基地、加强品牌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为亚细亚成功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觉得亚细亚,特别是作为瓷砖这样一个传统行业,它更注重口碑相传这种效应。”卢伟坚认为,企业要在激烈竞争在中“杀出一条血路”,首先要练好“内功”,狠抓产品质量,提高性价比。有一次,由于种种原因,公司生产出来的几十万平方瓷砖在质量上有了瑕疵,他当即将所有不合格的瓷砖一一敲碎,一块也没有留下。不让一块砖毁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卢伟坚的魄力让不少老前辈刮目相看。

  “接手亚细亚,就要真正做出成绩来,既要有雷声也要落雨点。”儿子们没有让父亲失望。在建陶行业的“冬天”,亚细亚集团逆势而上,取得了新一轮发展:2009年,亚细亚荣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并在此后几年4次蝉联;2013年,亚细亚第三个近2000亩生产基地扎根湖北咸宁,形成广东、山东、湖北三大生产基地并举的产业布局;2014年,亚细亚A-stone立体石材系列新品发布,创下1.2亿订购热潮,并拿下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面积近10000方的全新展厅。

  在总裁卢伟佳规划的蓝图中,未来的亚细亚会以陶瓷行业为基础,不仅要纵向发展,完成家居一体化企业的渐变,而且要横向扩张,突破界限,步步为营地朝着全球化、国际化的跨国企业高歌猛进。

  坚守原则不忘责任

  ——“只会逐利,不是真正的企业”

  卢伟坚、卢伟佳的迅速成长,背后是父亲卢泽明的一片良苦用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做了什么事,孩子都看在眼里。”卢泽明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两个孩子,因此,他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要以身作则。”

  卢泽明这样说,也这样做。一直以来,无论做人经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例如,对什么样的企业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企业,卢泽明心里早有一把衡量的尺子。他举了一个例子:“像一个专门做医疗器械的企业,见到房地产火了,容易赚钱,就跟着去搞房地产,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企业是很难成功的。”

  “只会追逐利益的,在我心里那不是真正的企业。”他补充说,企业不能为了短期利润而偏离原来的定位。现在,他的一个心愿,便是儿子们能够肩负家庭与家族使命,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让更多人一同富有起来。

  卢泽明同时认为,真正的企业,更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即使身处上海,卢泽明时刻心系家乡,念祖思源,先后捐出巨额资金重修卢氏公祠及陈桥文化广场,完善家乡的文化设施;无偿提供建设用地,申请将助建的新路命名为“潮州路”,进一步扩大了潮州的知名度;积极筹建上海市广东潮州商会,团结在沪潮商,为潮沪两地经济合作和发展提供服务;金明集团旗下的心创投资公司则提供创业孵化平台,帮助支持更多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

  多年来,卢泽明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这位崇尚实干的企业家为人低调,关于他的一切很少见诸报端。第一次与记者分享人生经历,卢泽明用朴实的言语说出了内心的想法:“企业是否成功,是否受人尊重,不在于赚多少个亿,而在于是否发挥作用,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 陈培娜 )

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Baidu
map